石雕_曲阳石雕_汉白玉石雕_石雕工艺品价格_石材雕刻厂家-曲阳恒奥园林雕塑有限公司>雕刻厂新闻>石雕知识>浏览文章
石雕知识-雕刻,雕刻厂,曲阳雕刻厂-曲阳县雕刻厂是专业生产石雕雕刻的全国知名雕刻厂家,我们的石雕产品,工艺精湛,价格合理,欢迎您前来参观洽谈!
日期:2010年11月05日 来源:雕刻厂 浏览: 次
中国最早的石刻医学论著是南齐.褚澄 (公元?-483年)所撰的《褚氏遗书》(一卷)。该书始著录于《宋史.艺文志》。根据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萧渊序所记载,《褚氏遗书》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发现的石刻碑文。全书分十篇,即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总计二千六百二十字。内容丰富,具有真知灼见。《四库全书提要》评论说:“其书于《灵枢》、《素问》之理颇有发明”,在许多方面“发前人所未发”,“犹千古之龟鉴”。《褚氏遗书》最早论述了阴阳之气的发生时间、部位和循行路线。如《本气》篇说:“天地之气,周于一年;人身之气,周于一日。”并且用一日中不同时辰来说明 阴阳之气的流行情况:“人身阳气,以子中自左足而上,循左股、左手指、左臂、左脑,横过右脑、石肩、石臂手指、助、足,则又入子中矣;阴气以午中自右手心 通右肩、右臂,横过左肩、左臂、左肋、左足、外肾、右足、右肋,则入午中矣。”《灵枢.营卫生会篇》有依太阳运行周天度数把营卫之气分为昼夜各行阴阳二十五度的论述,但尚没有明确阴阳之气的发生时间、部位、循行路线,历代医籍也未见记载。
在中国医学史上,本书最早提出了关于男女胚胎形成的理论。《受形》篇说:“男女之合,二情交和,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精入为骨,而男形成矣;阳 精先入,阴血后参,精开裹血,血入居本,而女形成矣。”这种理论虽然源于《易经》而见诸医籍者,当首推此。本篇中还提出了由于“阴阳均至”形成“非男非女 之身”的理论,这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是最早的,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最早的。 中国最早的界域石刻——西汉琅琊界碑
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界域石刻,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东连岛北面。共两块,一块在灯塔山羊窝头北麓,面海而立,距海潮面8米。一块在苏马湾海滨浴场山坡岩体上。
东海郡,汉高祖刘邦置。朐,东海郡最北端的濒海之县。琅琊郡,秦置,汉沿。柜,琅琊郡的一个濒海之县,东汉初并省,羊窝头北麓界域石刻在一碣形大石上。碣石风化断为二截,刻石亦随岩石自然切理而裂,断为两部分。刻石长1.9米、宽1.1米,竖书8行,隶带篆意。因年代久远,又长期受海水侵蚀,多半字迹已模糊不清,现有30余字尚可辨认。据文献考证,此刻石为西汉琅琊郡南界石,内容涉及两汉时期琅琊郡的柜县和东海郡的朐县等各地,以及琅琊郡东、西、南、北诸界的划定。
苏马湾界石1999年发现。刻面石宽2.15米、高0.85米,文12行,60个字刻文为竖字,隶体带豢意,内容为“东海郡朐与琅琊郡柜为界,因诸山以南属朐,水以北属柜。西直况其,朐与柜分高陌为界。东各承无极。始建国四年四月朔乙卯,以使者徐州牧治所出造”。“始建国”为王莽时期的年号始建国四年为公元12年。据此推断,此刻石距今已有1989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